首页
最新资讯
视频课程
培训专区
专家团队
培训安排
人才推荐
人才库
当前位置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推荐课程
公司简介..
¥2250
| 34人学习
公司简介..
¥2250
| 34人学习
全国碳市场一年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
发布者 | 中标研
2022-07-18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一周年之际,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和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上海环交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上海联交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上海环交所交易大厅成功举办首届“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介绍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周年运行情况,公布了首个履约期20家优秀交易实践案例企业名单。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以来,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2月31日顺利收官,履约完成率达99.5%,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过去的一年,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顺利完成了首个履约周期的配额分配,启动上线交易和运行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扎实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全国碳市场促进企业减排和碳定价的作用初步显现,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评价。
李高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强化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完善配套交易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强化数据质量监管力度和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市场功能建设,研究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全面提升市场相关参与方的综合能力水平。
会上,上海环交所宣布启动碳价格指数开发工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支持下,上海环交所正加快推动碳价格指数研发,致力于推动形成碳市场价格“风向标”,为主管部门、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未来条件成熟之际,将进一步基于碳价格指数探索开发交易类产品,丰富市场投资标的,引导更多资本进入低碳减排领域,助力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证券日报
包兴安)
上一篇:
应循序渐进建立完善的全国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将从法律法规、数据质量、市场功能等方面强化建设
下一篇:
专家解读丨严格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加快推进石化化工行业绿色发展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申明
企业招聘
战略伙伴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