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 中标研 2023-09-02
约翰内斯堡当地时间2023年8月24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会议宣布,邀请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六国的成员国身份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2006年至今,金砖国家领导人已举行了14次正式会晤,在能源领域达成了多项重要的合作成果。随着以上六个国家的加入,金砖国家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
2023年8月24日,金砖五国联合发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约翰内斯堡宣言》(下称《宣言》)承诺加强包括关键能源基础设施在内的能源系统韧性,推动清洁能源利用,促进能源科技研究创新,同时也要认识到化石燃料在支持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方面的作用。《宣言》还提出,金砖五国将推动采用共同、有效、明确、公平和透明的标准和规则,评估排放量、制定可持续项目的兼容分类标准以及核算碳单位。
金砖五国既有能源生产大国,也有能源消费大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金砖国家官方网站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当中,中国、印度、俄罗斯分别排名第1、3、4位,2020年金砖五国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40%。金砖国家也是全球主要的能源生产国,五国202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分别约为68%、22%、23%。
在过去的14次国家领导人会晤、多次外长会晤及部长会议中,金砖五国多次将能源发展与合作列入讨论议程,达成了多项关于能源安全与发展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从2009年叶卡捷琳堡联合声明中提出的“确保能源稳定、可持续”到2021年新德里宣言中提出的“化石燃料、氢能、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的可持续和高效利用,以及提高能效和使用先进技术,对于各国实现能源转型、建立可靠的能源体系和加强能源安全至关重要”,金砖国家愈发重视能源合作。
表1:金砖国家部分合作宣言/声明中能源、气候变化合作内容一览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会晤以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能源合作成果显著。其中,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取得了多项丰硕的成果,涵盖输电、油气管道建设和核电技术等方向,代表性项目包括中俄原油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和田湾核电站1至4号机组。2011年,中俄建立了500千伏输电线路阿黑线,2012年正式运营。此后中俄双方电力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中俄电力贸易量超过了23亿千瓦时。
中国与巴西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以水电居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了巴西多个水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此外,中国三峡(巴西)股份有限公司在巴西境内还投资了11座风电场,总装机规模约830万千瓦。除了可再生能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投资建设运营了巴西美丽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煤电是南非最重要的电源,占比超过80%。过去中国与南非能源合作也主要集中在煤电领域,而随着能源转型的加快,双方的能源合作重点逐渐转向可再生能源。2017年11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龙源电力南非公司建设的德阿风电项目正式投产,总装机容量24.45万千瓦。该项目是中国在非洲第一个集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风电项目。自投产以来,年发电量达7.6亿千瓦时,为当地30万户家庭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近年来,印度光伏装机规模逐步增长,中国光伏组件对印度的出口量也不断增加。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印度成为我国光伏电池片出口的第二大市场,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成为印度光伏组件市场的“主力军”之一。
表2: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部分代表性能源合作项目
2022年以来,金砖国家进一步推进能源合作,发布了多个能源报告,并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2022年9月22日,第七届金砖国家能源部长会议在北京举行。
2023年8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或达成了《中南关于同意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南非共和国总统府电力部关于推动新能源电力投资合作的框架协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同南非电力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等多项协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根廷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均开展了多个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金砖国家此次扩员后,可再生能源仍将是合作重点。
(本文根据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公开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