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者 | 中标研 2025-03-19
图为国家能源局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国家能源局)目前,我国绿证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建成,全周期可追溯管理体系也基本构建。随着绿证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企业加快购买绿证,中国绿证市场活力不断增强,核发、交易规模和交易主体数量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规模实现翻两番,交易绿证数量达4.46亿个;全国参与绿证交易的消费主体约5.9万个,同比增长2.5倍。“绿证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目前绿证市场供需不平衡,绿证价格较低,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尚未充分体现;绿证纳入碳排放核算的具体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健全;绿证国际互认仍需持续推进。”李创军说。据他介绍,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推动绿证工作再迈新台阶:一是加快培育绿证市场。二是全面做好机制衔接。进一步将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压实至重点用能单位,在去年对电解铝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基础上,今年拟对更多行业提出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要求并使用绿证核算。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要求,在使用绿证做好今年节能评价考核指标核算基础上,研究绿证纳入碳排放双控考核的具体办法。研究明确绿证纳入碳排放和碳足迹核算的具体办法,推动将绿证纳入碳排放核算相关规则和标准,配合研究省级电力剩余排放因子,动态更新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碳足迹因子。加快推进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编制推动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的意见,推动出台绿色电力消费认证相关标准,为用能单位提供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服务。三是积极推进国际互认。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证相关交流沟通,积极推进绿证国际互认。加强与欧盟方面沟通,推动中欧适时签订绿证互认互信协议,推动中国绿证在碳边境调节机制等涉碳贸易规则中更好发挥作用。推动RE100对中国绿证实现无条件认可。四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介。编制印发《绿证发展报告2024年》和《绿证百问百答》。鼓励有关行业协会继续发布绿证消费排名,完善排名维度和层级。对接各地,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绿证需求较多的地区需求,充分发挥绿证绿电服务中心作用,满足企业诉求。“此外,我们正在策划聘任绿证绿电推广大使,拟邀请具有广泛影响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担任。”李创军说。(安娜)(来源:新华社客户端)